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36
2006年是全球電信產業轉型的關鍵一年,移動寬帶應用步伐開始加快,包括電信產業在內的行業融合日漸深入,電信行業把目光轉向新利潤增長點的創造、新業務和新商業模式的開發。在2007年到來之際,愛立信提出了2007年全球電信業的5大熱點,對于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非常具有參考意義。
熱點之一:HSPA使移動寬帶成為現實
2006年,是HSPA技術大規模商用的一年。根據GSM協會統計數據,截至2006年12月,全球已有137個運營商計劃在62個國家開展HSDPA商用,其中89個網絡在美國、加拿大等48個國家已經商用,有24個HSDPA網絡已開通的業務。
一些世界頂級運營商在HSPA上的動作尤其令人關注。例如2005年12月,美國運營商Cingular與愛立信合作開通世界上第一個HSDPA網絡,HSDPA使Cingular在現有無線頻譜范圍內的系統容量大幅度提高,幫助運營商提供更為先進的移動寬帶服務,如互聯網和企業接入服務等。
澳大利亞運營商Telstra則開通了全球覆蓋范圍最大的HSDPA網絡,作為獨家合作伙伴,愛立信幫助Telstra在短短的10個月時
2007年,HSPA終端將進一步得到豐富和發展。首先這表現在終端種類不斷擴展,不僅支持HSPA的手機種類和款型進一步增加,而且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等也將加入到HSPA終端行列之中。惠普、索尼等筆記本電腦廠商已經推出了內嵌HSPA模塊的筆記本電腦,這使得用戶使用HSPA移動寬帶更加方便,成本也得到下降。愛立信和英特爾還在2006年底宣布,將HSPA功能內置到電腦芯片中,這無疑將進一步降低終端的成本,使得HSPA在筆記本電腦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其次,支持HSPA的終端數據傳輸速率不斷提升。2006年初,HSPA的PC卡支持速率為。2006年中期,支持的HSDPA PC卡投入商用。2007年初,支持或更高速率的HSDPA終端將實現規模商用,這無疑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愛立信與3意大利在2006年12月基于商用網絡成功實現EUL(HSUPA)上行數據呼叫,這表明EUL也開始走向商用。
到目前為止,已有87個運營商選擇愛立信為其WCDMA/HSPA網絡的主要供應商,愛立信已將68個WCDMA網絡投入正式商用服務,愛立信還為運營商開通了43個HSDPA正式商用網絡。
應該指出的是,HSPA技術本身也將不斷演進和發展。除了HSDPA實現規模商用之外,HSPA技術本身也不斷演進,稱為HSPA Evolved。融合了MIMO、 更高階調制技術后,2008年的HSPA Evolved商用網絡將能提供高達28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到了2009年這個數字更可以達到42Mbps。重要的是,這一系列演進對于運營商來說極其方便并且成本很低,僅需通過純軟件升級來實現,并更好地保證業務和服務的延續性。
熱點之二:種種不足將限制WiMAX成為移動寬帶的主流技術
除了HSPA之外,還有一些技術也宣稱可以實現移動寬帶。這其中,WiMAX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2006年,WiMAX賺足了眼光,但是由于成熟度、性能和成本等原因,在實現移動寬帶方面,WiMAX仍很難和HSPA抗衡。
說到WiMAX,其實包括(即固定版本)和(移動版本)。主要作為固網寬帶的補充,目前在全球已有一定的商用。具備一定的移動性,目前大家感興趣并討論最多的就是。應該指出的是,固定版 并不能演進到移動版。
從成熟度上來看,移動版 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單是從標準上看,移動版的標準仍不完善。而從ICT行業的歷史來看,一個技術從標準完善到規模商用至少需要6年時間,例如,WLAN從標準到規模化應用。與HSPA已經開始規模商用相比,移動版 已經落后很多,到目前還沒有正式商用網絡。
從性能上看,同樣載頻帶寬下 的性能也遜于HSPA。以預期初步商用2008年為例,在10M(2X5M)載頻帶寬下HSPA可以實現42Mbps的數據速率,而移動 在10M載頻帶寬下則只能實現32Mbps。
在專利費上,WiMAX的核心專利同時被多廠商分別擁有,其推動者英特爾其實擁有的WiMAX核心專利并不多,高通、愛立信等等宣稱擁有大量WiMAX專利;據第三方統計,聲稱擁有WiMAX核心專利的企業就有300多家。因此,在移動寬帶的實現方式上,HSPA技術、LTE等3GPP的演進技術是市場主流所在。
熱點之三:移動用戶增長仍在加速,規模推動成本進一步下降
令人驚奇的是,全球移動用戶數仍在并將繼續迅速增長。這與很多人預測的移動用戶數到達一定規模后,將增速趨緩有很大出入。
回顧全球移動用戶增長歷史,到達10億用戶用了10幾年,但是從10億用戶到20億用戶只用了2年多。可以預計,從20億用戶到30億用戶用的時間將更加短,我們預計2007年底全球
令人關注的是,全球移動用戶絕大多數是GSM/WCDMA用戶。2006年12月,GSM/WCDMA的用戶數已達到22.3億,每季度增長1億,每天增長100萬,占全球移動市場份額83%以上,并持續提高。之所以全球移動用戶增長仍在加速,多種因素功不可沒。首先是GSM/WCDMA的規模效應,使得終端和系統設備的成本大大下降。例如在印度,GSM手機的售價已經低至200多元人民幣。其次,產業鏈各個企業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使得技術大大改進。以愛立信為例,移動網絡系統設備集成度和容量大大提升,總體擁有成本也比之前有大幅度的下降,這使得運營商即使在單用戶收入較低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可盈利的用戶增長。
除了移動用戶持續高速增長之外,即使在用戶飽和、滲透率接近100%的發達地區,用戶的業務量也在增加。這其中,3G/HSPA等移動寬帶技術的應用是最大因素。由于移動寬帶的來臨,用戶除了繼續享用高質量話音之外,對移動數據業務的使用量也大大增加。
熱點之四:網絡尤其是核心網向全IP化的演進加速
全IP化是網絡尤其是核心網演進的必然方向,無論是面向3G系統開發的所有3G應用,還是語音、數據和多媒體的承載方式,都將實現全IP。
當然,網絡的演進會循序漸進,軟交換尤其是移動軟交換正在全球運營商得到廣泛部署。由于實現了承載和控制相分離,移動軟交換實現了網絡構架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也為將來實現業務個性化奠定了基礎。而且,由于移動軟交換容量大、處理能力強,可以有效簡化網絡結構,降低局點數目,運營商建設成本和網絡運維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愛立信在移動軟交換上,擁護豐富的全球實踐經驗,占有大于50%以上的市場份額。
2006年,隨著HSPA的部署,移動寬帶的時代來臨,IMS對于運營商也越來越重要。IMS作為固定移動融合的核心所在,可以使運營商推出視頻點播、手機電視、可視電話、多媒體即時消息等豐富多彩的移動多媒體業務,業務開發更加簡便,業務開發周期大大縮短,還可以為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最終提升運營商在整個電信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
愛立信在IMS方面是業界公認的領導者,目前其已經擁有34個商用IMS網絡,試商用的IMS網絡更是超過70個。近日,愛立信還幫助日本運營商軟銀移動公司(前沃達豐日本)推出了全球首個基于3G的IMS商用網絡。其端到端IMS系統由愛立信獨家提供。推出的業務包括Circle Talk (一鍵通) 和HotStatus (呈現業務,組群列表管理)。
熱點之五:ICT應用和行業融合進一步深化
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相關的應用和行業融合將繼續成為令人矚目的焦點。這從運營商的收入模式的變化可見一斑,以往運營商的收入絕大多數來自于話音業務收入,但隨著ICT的融合,來自廣告、電子商務等其他方面的收入貢獻越來越多。運營商收入來源多元化和業務模式多樣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不同行業之間的滲透也越來越突出。互聯網巨頭正在向通信行業進軍,Skype、Google Talk等近乎免費的話音通信正在贏得用戶的青睞;運營商也在融合中看到了機會。例如3 集團公司開始對自己的移動用戶提供移移動信息搜索(Google)業務,3集團用戶可以在全球直接通過3G終端進行移動信息搜索,獲得豐富的互聯網體驗;另外,香港和記3和Sling 媒體、Orb公司簽收協議,允許用戶通過3G終端收看家庭電視、視頻內容和遠程訪問家庭PC的數字媒體庫;Cingular 公司將提供MySpace 業務,允許Cingular 公司的用戶訪問MySpace的內容,MySpace是美國最流行的社會Web網站,無線運營商都想熱切地擁有社會網站的業務,這些網站成員多是多媒體業務的使用者;Verizon無線已和Google的YouTube簽收協議,將YouTube的視頻短片作為Verzion移動終端的視頻業務。
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和電信運營商之間的互相滲透也是很好的例子。有線電視運營商利用有線電視網絡推出了VoIP業務,希望搶奪電信運營商的話音業務。而電信運營商則利用IPTV推出了高清晰度電視,希望與有線電視運營商在他們看家業務方面一決高下。這方面,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ion比較突出,其名為FiOS的宏大計劃,將在全美部署FTTH網絡以成為高清晰電視網絡提供商。
可以預計,隨著全球移動用戶的不斷增長,隨著全球移動數據市場的逐步成熟,未來的移動行業前途將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