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7-15 點擊率:16
去年10月1日,歷時兩年研究制定的《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數據采集傳輸儀技術要求》(以下簡稱《技術要求》)正式生效。而由于為數采儀產品的適用性檢測提供了技術依據,相關的產品質量認證工作也得以正式啟動。研祥集團、河北先河科技、中科天融等一批國內在線自動監測設備生產廠商開始爭先為其數采儀產品申請認證。截至目前,已經有兩批、20余種產品通過“大考”。隨著數采儀產品生產、檢測及使用技術依據的明確和規范,在這個行業彌漫數年的混戰有希望塵埃落定。
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檢驗方法
以前發生很多買了無法正常使用的現象;數采儀作為連接管理部門和污染源的關鍵設備,必須在技術規格和性能指標上統一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表示,2005年,原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212-2005,以下簡稱《傳輸標準》),解決了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建設軟件不統一的問題。此后,隨著“三大體系建設相關配套標準和政策研究”工作的深入,各地環監部門提出,污染源監控現場端建設規范中缺少對數采儀的現場設備技術要求,且在適用性檢測時缺乏技術依據,希望盡快出臺相關標準,對上述問題予以明確。
不僅管理部門對技術、檢測有需求,企業、用戶對出臺硬件標準的呼聲更強烈。
“由于此前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產品認證,性能指標方面各廠家沒有統一尺度,使得用戶難以比較和選擇。各地環保部門和企業在選擇采購數采儀時,在眾多產品之中難以區分優劣。加之產品規范與性能千差萬別,結果導致了很多買了無法正常使用的現象。”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文峰說,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廠家系統各具獨立性,對于在線自動監測體系的統一管理很不利。他所在的公司從1992年開始從事煙塵在線監測設備的研究,是國內最早從事環保產業自動化設備研發的民營企業之一。
當前,我國生產數采儀產品的廠家有六七十家,此前各廠家產品規格、技術指標和通訊協議都各不相同。其結果是,如果一個地區安裝了不同廠家的產品,那就需要在上位機(注釋見相關鏈接)上安裝不同的監控軟件,從而給自動監測系統的安裝、管理、使用造成極大不便。
而隨著在全國范圍內建設規范、統一的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的逐步深入,數采儀作為系統中連接管理部門和污染源的關鍵設備,就必須在其技術規格和性能指標上統一,增強產品的規范性、通用性和實用性;同時,對其進行適用性檢測,經檢驗合格并列入相關目錄的產品才能在自動監控系統建設中得到應用。
從2007年開始,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牽頭,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北京市環境科學院等部門、機構共同研究制定,廣泛征求行業、企業意見,歷時兩年推出了《技術要求》。其中,通訊協議、方式、輸入接口數量、數據采集誤差、系統時鐘誤差、存儲容量、控制功能和儀器安全性等數采儀產品最主要的指標,都得到了明確,并提出了相應的檢測方法。
趙文峰說,以數采儀行業標準的形式發布技術要求,可以為產品的生產、檢測及使用提供技術依據,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還可以使各廠家的系統有效連接兼容,從而從硬件上使全國在線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形成一個整體,有利于統一、高效的管理。
給正規企業釋放積極信號
如果嚴格考核,一些沒有技術積累的非正規廠家勢必會被過濾掉;采購中應該要求選用認證產品
有了規矩才成方圓。硬件標準的明確、認證工作的開展,不僅僅有利于結束產品市場的混亂,更是一個通過提高市場門檻、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契機。
這就是研祥集團兩年前就積極參與《技術要求》制定的原因。而他們也是首批通過認證的5家企業之一。研祥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瓚表示,數采儀產品的標準化、規范化給正規企業釋放的是積極的信號。在進行產品認證時,對工廠的生產能力、質量管理體系等各項指標同樣要進行測評。以往那些靠“攢機”就能生產的小企業肯定不夠格。“如果嚴格考核,一些沒有技術積累的不正規廠家勢必會被過濾掉。”
而目前開展相關認證的基地就設在中科天融在京郊的實驗基地。趙文峰介紹說,數采儀產品檢測認證分兩步走:一是中環協(北京)認證中心委托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監測儀器質檢中心進行數采儀功能檢測,主要判斷產品是否符合《傳輸標準》檢測要求及其他一些使用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如時鐘精度、數據存儲容量、后備電池的使用時間、有線及無線通訊的穩定性等。另一部分是委托省級以上電子產品檢測機構對產品的EMC電磁兼容、環境適用性等方面做檢測。
他也認為,技術要求和認證會加緊淘汰那些技術含量低、性能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產品,有利于加快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并有效避免因產品不過關、或不兼容等造成的重復建設。“如通訊協議、存儲、反控等功能性要求及對產品電磁兼容性、環境適用性的通用性要求的明確,就對一些技術方案落后、研發實力不強的企業設置了門檻。對于避免市場惡性競爭、提高行業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污染源在線監測行業已經產生了積極影響。”
不過,從目前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來看,標準的制定還只是第一步,標準的落實并得到各方的尊重和肯定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產品質量、規范企業經營。對此,張瓚表示,目前,在各地對數采儀的采購中還沒有要求一定要選用認證產品,希望今后能在政策上對優秀產品予以明確的支持。
盡管從產品市場銷售的合法性上來講,趙文峰并不認為認證具備計量法意義上的強制性。但是作為行業性的產品認證,其影響力還是顯而易見的。“相信各地環保部門或企業今后進行數采儀產品的采購或招標時,一定會把產品具備認證證書作為具備投標資格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對投標企業起到了強制性的約束作用。從這個角度講,先期通過認證的產品在市場開拓方面就具備了先機。”
但他同時表示,認證也不是“護身符”,通過認證只能說是符合了行業標準。隨著更多企業的產品相繼獲得認證,過硬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才能經得起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