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64
導讀大家好,小美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什么是光電傳感器,傳感器有哪些類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解答:1、光電傳感器是
音頻解說
大家好,小美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什么是光電傳感器,傳感器有哪些類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解答:
1、光電傳感器是利用光發射器(通常是紅外發射器)和光電接收器檢測物體的距離和存在的裝置。光電傳感器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常見的光電傳感器有三種:計數式(透射式)、反射式和近距離探測式(漫反射式)。
2、有哪些類型的傳感器?
3、(1)激光,一種利用激光技術的測量裝置。它由激光器、激光探測器和測量電路組成。它是一種新型測量儀器,具有非接觸式遠程測量、速度快、精度高、耐光性強、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
4、(2)電阻式,是將位移、變形、力、加速度、濕度、溫度等被測物理量進行轉換的裝置。轉化為電阻值。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自主上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什么是邊緣智能傳感器?它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毫米波技術如何為自主機器人提供邊緣智能,使傳感器能夠做出實時決策,以減緩或停止機器人,并確保其在工業機器人應用中的持續性能。
毫米波傳感器可用于旨在幫助工業機器人避免碰撞的系統中,解決同人類和其他物體相互作用的機器人協同互動的關鍵問題。若邊緣需要額外的機器學習處理,毫米波傳感器可與工業級處理器無縫協作,以提供額外智能。就像汽車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可使用毫米波進行環繞全景監控和障礙物探測一樣,毫米波傳感器有助于解決自動導引車(如物流機器人、運載工具、叉車和液壓車)的類似挑戰。
3D點云探測
具有三發射器和四接收器天線配置的毫米波傳感器可在方位角和仰角平面上使用角度信息實現最大30 m的3D物體探測,以便從高處探測物體。這對于叉車這樣的車輛極其有用,因為它的傳感器位于離地面較高的位置。單個傳感器能夠在120度視野范圍內探測物體,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環繞監測系統所需的傳感器數量。
高分辨率、準確探測
由于毫米波傳感器在4 GHz帶寬下工作,因此可識別間隔4 cm的單獨物體,并在可能被漆黑、灰塵或物理屏障遮擋的區域中操作。這種高分辨率能力是必要的,以便傳感器準確地計數和識別物體或人員,并實時觸發適當動作,比如在碰撞之前停止機器人。除實時物體感測和避碰外,毫米波傳感器還提供額外功能,以使智能工業機器人成為可能。
地速和邊緣探測
毫米波技術通過多普勒頻移提供亞毫米級精度和高分辨率,實現精確的地速感測,使傳感器系統能夠計算車輛的地面速度并探測地面邊緣,例如車輪可能滑動的裝卸涼臺,以避免不可恢復的情況。
透明物體探測
毫米波傳感器可以探測透明物體,如玻璃和塑料以及暗物,這可能對某些光基技術有所挑戰。提高探測精度有助于避免與玻璃屏障或物體碰撞等潛在意外事故。
符合SIL-2標準
60 GHz 毫米波傳感器可幫助系統滿足IEC安全完整性等級(SIL)-2標準,以便在人機交互密切時進行事件管理。在設計SIL-2認證系統時,工程師可直接使用TI 毫米波傳感器提供可能需要系統實施額外安全處理器系統或冗余傳感器系統從而獲得認證的功能。
自主機器人中的毫米波傳感器
作為數字信號處理器的一部分,TI高度集成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具有先進的聚類和跟蹤算法,可在邊緣提供智能自治。圖2所示為帶有集成處理的TI 毫米波芯片。由于TI 毫米波傳感器不受環境(雨、灰塵、煙霧)和照明條件的影響,且可通過塑料等材料感知,因此它們無需外部透鏡、孔徑或傳感器表面就可有效探測機器人路徑中的物體。
(以上內容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描述
當考慮物聯網(IoT)的時候,可能會想到傳感器設備或者基于云的應用程序。但是傳感器和云之間發生了什么?
答案可能是:將大量小數據轉化為大數據的復雜而必要的過程。這些過程使得物聯網的分布式智能、自主操作和實時性能成為可能。
多年來,工業環境一直依賴于控制網絡技術。事實上,對于工業IoT的一種看法是控制網絡2.0。而在IIoT中,那些隱藏的,神秘的控制網絡過程是IIoT應用程序所要求的極端可靠性、可伸縮性和安全性。
看看一些隱藏的因素,如何使IIoT成為可能。
協議
工業網絡在協議中泛濫,每一種特定網絡——無論是將設備連接到生產線上,還是控制城市的室外照明,或者操作商業辦公樓的HVAC系統,都可能有多種網絡協議可供選擇。這些協議在這些專門網絡中通常是不兼容的,更不用說在不同的網絡中。
當然,IIoT的意義在于融合到一個單一的環境中。這就是為什么在工業過程中有必要翻譯或統一不同的協議,如BACnet、LON和DALI;在工業流程中的Modbus、Profinet和Bitbus;在儀器上的RS-485,IEEE-488和M-Bus。在工業環境中,協議收斂既包含服務層標準,也包括類似于HTML和HTTP的設備配置文件,以及與互聯網平臺融合的技術。
由IIoT代表的下一代控制網絡使用IP接近控制網絡的邊緣。而IP不像過去那樣只能到達網關,而是一直延伸到單個設備。
網關
IIoT依賴于網關收集大量的小數據,并使其可以持續地用于大數據分析。傳統網關在數據和控制網絡之間進行中介,只能提供收集的總數據中的一小部分的靜態、點對點的表示。但是這種方法對于大數據分析不起作用,因為在那里不可能預先知道哪些數據元素最終是重要的。因此,在將重要數據發送到云端之前,必須從所有可想到的設備中收集所有本地數據,并且動態地收集這些數據。
本地IP設備可能適合大數據分析,從而IP網關代替了傳統的靜態網關。此外,必須吸收已經運行的大約10億個現有工業設備,這些設備是長期存在的,并使用了預知技術。為了使這些技術設備能夠參與信息技術網絡交互,還需要有遺留下來的IP網關。這一概念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趨勢是采用具有IP功能的控制網絡,更多地依賴路由器而不是網關來連接網絡。
通信介質
通信媒體有兩大類:有線和無線,每種都提供各種選擇。在有線領域,最常見的選項是串口線(RS-485)、以太網和電力線通信。對于無線,選擇包括802.15.4,Wi-Fi,ZigBee和藍牙等等。
大多數IIoT環境都需要同時使用有線和無線連接。雖然無線在消費者物聯網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工業環境中的許多用例仍需要有線通信,關鍵原因是關鍵任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對工業物聯網的總體價值是巨大的,投資回報率預計將使消費者物聯網的投資回報相形見絀。因為,盡管消費者物聯網的好處在于諸如便利、舒適、生活方式和時尚,但是IIoT的好處包括增加了收入,減少了操作成本,提高了資本支出的使用率,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以及安全性和健康。
為了實現這些,IIoT將取決于在傳感器和云之間隱藏的,也往往是復雜技術的持續改進。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一、系統配置介紹
1.1物聯網系列傳感器:用原有12大類傳感器確定檢測量類型、范圍、性能+《雙工》功能選擇;
1.2智能系列傳感器: 用原有12大類傳感器確定檢測量類型、范圍、性能+自診斷和干擾功能選擇;
1.3雙向傳輸模塊: 用于有線/無線之間為雙向傳輸和遠程管理;可指向用戶私有云或圣斯爾云平臺;
1.4雙向DTU網關: 用于傳感器與用戶自有云或監測管理平臺之間的雙向傳輸和遠程管理;
1.5遠程設置管理: 用于用戶私有云、管理檢測平臺;圣斯爾云平臺與傳感器之間遠程設置管理;
1.6物聯網云平臺: 用于圣斯爾云平臺與傳感器之間遠程設置管理,大數據分析。
二.系統各部分性能介紹:
2.1傳感器:
1) 原有12大類傳感器詳見產品資料;
2) 《雙工》功能詳見《遠程設置管理》功能說明;
3) 智能系列傳感器:自診斷和干擾功能選擇見下表。
2.2雙向通訊模塊及網關:
1) 傳輸選擇:
2) 傳輸模塊的輸入/輸出,以及信息傳輸均為雙向,以保證傳感器和平臺之間數據傳輸和遠程設置;
2.3遠程設置管理:用于用戶私有云或管理監測平臺、圣斯爾云平臺與傳感器之間遠程設置和管理;功能見下表:
物聯網系列傳感器《雙工》功能匯總表
類型
名 稱
內 涵
設置
范圍
精度
實現方式
采集設置
信號均值
可自選某段時間的采集數據求取均值(次數和時間段兩種方式)
自定義
準確
平臺處理
采集周期
以信號周期為準,周期數可以自行選擇
自定義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用戶根據檢測要求自行隨意設定采集門限
自定義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采集點數
以信號周期為準,從開始采集到采集結束的總取樣次數
>0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采集率
單位時間的采集點數
>0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采集時刻
采集數據的起始時刻記錄
0-24H
1S
硬件+平臺設置
同步時間
單一傳感器時間同步設置
0-24H
1S
硬件+平臺設置
多個傳感器時間同步設置
0-24H
1S
硬件+平臺設置
通訊喚醒
每次固定通訊后喚醒
0-24H
1S
硬件+平臺設置
每天固定時間喚醒通訊
0-24H
1S
硬件+平臺設置
根據喚醒門限值喚醒通訊
自定義
1S
硬件+平臺設置
根據上述組合組合邏輯“或”和“與”的關系優先喚醒
自定義
1S
硬件+平臺設置
在通訊保持下可任意時間接入,并查看實時數據
自定義
1S
硬件+平臺設置
門限及報警
報警設置
過壓、欠壓、過流、缺相等
自定義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報警方式
APP、微信、網頁、短信等方式報警
自定義
準確
平臺設置
采集門限值
在監測范圍內設置,(過壓、欠壓、過流、缺相等)
自定義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報警門限
上下線報警門限
自定義
1%
硬件+平臺設置
喚醒門限
啟動通訊的門限值
自定義
1%
硬件+平臺設置
電池報警
低電平門限報警值
自定義
1%
硬件+平臺設置
智能
自監測
干擾峰值、時刻、時長、能量等上限值設定和報警功能提示和可查溯
自定義
1%
硬件+平臺設置
自診斷
輸入、輸出、電源、通訊狀態自診斷功能和故障報警功能提示和查溯
自定義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診斷后采取動作。如:復位,斷電等
自定義
準確
硬件+平臺設置
傳輸
速率
數據傳輸速率
自定義
硬件+平臺設置
容量
每次傳輸數據量設置
自定義
硬件+平臺設置
多種通訊協議支持
支持modbus和透傳,用戶可定制
自定義
硬件+平臺設置
無線自組網
100米范圍內短距離無線通信,有線和無線兼具
自定義
硬件+平臺設置
指向
修改硬件數據傳輸指向平臺
自定義
硬件
位置
設備編碼
設備唯一標識碼,例如:IMEI.MAC
硬件+平臺處理
地圖定位
選擇/自錄入地址
自定義
平臺處理
保護
故障數據
故障前數據的保存、讀取、上傳
具備
硬件+平臺處理
掉線重連
節點斷電或者設備掉線后,能夠自動修復網絡連通
具備
硬件
檢測
讀取類型
選擇被檢測電量類型
自定義
硬件+平臺設置
范圍
選擇被檢測電量范圍
自定義
硬件+平臺設置
數據
最大存儲報警
達到最大存儲量報警
自定義
硬件+平臺設置
數據導出
數據導出格式可選(PDF/EXL)
自定義
平臺處理
軟件更新
可通過圣斯爾物聯網或用戶平臺遠程更新監測單元軟件
自選
硬件+平臺設置
2.4組網功能:
為了方便用戶系統安裝,系統開發了有線/無線、混合等多種方式組網:
1)無線組網:
1、20米范圍內,可以采用我們的射頻模塊組網,最大組網單元20個;
2、500米范圍內,可以采用我們的LORA 模塊組網,最大組網單元200個;
3、5000米范圍內,可以采用我們的LORAWAN網關組網,最大組網單元500個;
2)有線組網:485/232、CAN等。
3)混合組網:可以采用上述有線/無線,以及不同的傳輸模塊有效組織局域網。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電氣控制線路圖控制原
型號:E3FARP21
價格:面議
庫存:10
訂貨號:E3FARP21
型號:E3Z-LS61 2M BY OMS
價格:面議
庫存:10
訂貨號:E3Z-LS61 2M BY OMS
型號:BOS R020K-PS-RX11-00,2-S49
價格:面議
庫存:10
訂貨號:BOS R020K-PS-RX11-00,2-S49
型號:HG-C1400
價格:面議
庫存:10
訂貨號:HG-C1400
型號:EE-SX672P
價格:面議
庫存:10
訂貨號:EE-SX672P
型號:E3Z-T61-D 2M
價格:面議
庫存:10
訂貨號:E3Z-T61-D 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