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127
2016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內,如果說科技領域選出一個年度最大發展項目的話,那一定非人工智能莫屬。從各家互聯網科技公司普遍開發的智能的無人駕駛汽車,到各項高度智能化的電器和家具產品。可以說人工智能正在慢慢影響人類的生活。而在軍事科技領域,機器人+人工智能的概念也在2016年迎來了發展節點。
無人排爆機器人是現在各國在地面無人車輛領域最廣泛的應用
人類做不到的,就交給機器人。這是現代戰爭的一項優勢準則,誰可以做到,誰無疑就掌握了先機。無人地面車輛(UGV)在一系列任務中的廣泛應用已經成為無可爭辯的事實。在近期的軍事行動中,大量系統得到了嚴格的測試,既展現了軍用機器人的優勢,又暴露了其不足——隨著無人地面車輛逐漸被部隊及指揮部門接受,而當前大量系統從戰場上退役,未來戰爭對各種系統的性能要求卻越來越高,無人地面車輛未來的發展正處于關鍵的路口。
各國現役的無人地面車輛形式多樣品類繁多,如“魔爪”(Talon)機器人系列、軍用背包機器人系列、拋式機器人、遙控彈藥處理系統(RONS)、無人排爆機器人、M160遙控排雷機器人等等。而全球各國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當前已列裝的機器人設備所面臨的經費問題。無人地面車輛更新換代快,產量低,這無疑成為高昂成本的代名詞。尤其是新技術的引入,更讓淘汰周期進入了三年,甚至一年的循環。有一些國家的軍隊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機器人,由于沒有資金維持這些設備,只能鼓勵各軍種自行處理。
美海軍陸戰隊研制的“角斗士”無人戰車,裝有M-240機槍
除費用外,困擾各國研制無人地面車輛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標準化問題。就像人們熟悉的汽車那樣,只有統一的標準,才可以進行相對低成本的量產和功能區分。但如今,各國的無人地面車輛多種多樣,“長相”更是千變萬化,有類似“變形金剛”的模塊組裝型、“驢子”的仿生模擬型、帶“手臂”的排爆型等等。設備類型的嚴重不統一,讓各軍種都不得不認真考慮如何對這些機器人進一步的研發和處理,因為一旦做出拋棄的決定,就再也無法挽回,拋棄的將不僅僅是系統,還有各種組件以及多年來維護系統所需的一切。
以色列研發的“先鋒哨兵”自主無人地面車輛
在人工智能大幅度發展的今天,哪些系統需要保留、哪些性能過剩、哪些需要在短期至近期范圍內加強性能、如何設計并研制下一代機器人系統、如何在使用無人地面車輛上取得跨越性的進步,已經成為人類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在未來,大量的裝備一定是屬于智能機械的,而人類更多的會扮演“導演”的角色。而無人地面車輛也將慢慢整合統一——若干模塊隨時都能換裝到一部車輛時,它將變成一個作戰整體,也只有將多個設備模塊快速切換,才能適應將來的需求。
當然,如何將這些模塊方便攜行,也是今后的一個研究課題。可以坦言,未來十年里,無人地面車輛將在軍事裝備發展歷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概念、統一的技術平臺標準,也是大勢所趨。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