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0-09 點擊率:66
當前,在家庭安全、環境監測、工業生產和醫療中,對氣體傳感器的使用要求越來越嚴格,也激勵了廣大生產廠家投入精力去研究和開發新產品。隨著電子技術和工藝技術的發展,傳感器越來越趨向微型化、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傳感器的發展建立在對其工作原理和作用機理理解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敏感元件材料,運用機械加工技術、微電子技術和敏感薄膜成形技術等,使其性能最優化。下面我們選用氣體傳感器來說明。
一、新型氣體傳感器的研制
運用發現的新效應,在傳統作用原理基礎上,選用成熟的材料,如硅、石英、陶瓷等,采用先進的加工技術,研發新型的產品。近年研究的方向有高分子聲表面波和石英諧振式、光波導式、微生物和仿生氣體傳感器等等。這些成果使得傳感器的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穩定。
二、新型氣敏材料與制作工藝研制
目前,成熟的氣敏材料有Zn0,SIlo2,Fe203,這也是經過大量實驗跟實踐檢驗的結果。現在,對于新材料和工藝這塊,有兩個發展方向:1、研制開發新的氣體敏感膜材料,如高分子氣敏材料、復合型和混合型半導體氣敏材料等,使得這些新材料對不同氣體具有高靈敏度、高穩定性、高選擇性。2、利用化學修飾改性法,對現在使用的氣體敏感膜材料進行表面修飾、摻雜和改性等處理,并對成膜工藝進行研究,提高氣體傳感器的各項性能。
三、傳感器智能化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微機械加工技術、納米、薄膜技術等的發展,為傳感器的集成和智能化創造了條件,它可以進行信號的模數轉換、智能補償、校準、智能化傳感控制。這也是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對氣體傳感器研制人員提出的要求。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