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發布日期:2022-04-17 點擊率:39
設備的主動性維修工作是為了防止產品達到故障狀態,而在故障前所采取的工作;預先維修針對的是“故障根源”,包括對故障根源的監測和排除。它可以是現有預防性維修工作形式中的任一類型或組合;“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即RCM,以最少的資源消耗保持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引言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譯自英文“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簡稱“RCM”,它是國內外維修行業已經非常熟悉的一個用詞,是受到世界各國普遍承認的科學的維修理論。在發達國家,RCM的推廣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并且還在繼續擴展。
主動性維修或主動維修,源于Proactive Maintenance (縮寫為Promaint或PaM,也可譯為“預先維修”),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西方國家逐漸發展和應用。2002年歐洲維修聯盟(EFNMS)第16次會議曾將Promaint作為會議主題。但是“主動性維修”到底是什么,各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存在不同的理解,就是在Promaint發源地,對其概念、原理和具體技術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本文將在分析有代表性的兩種主動性維修觀點的基礎上,研究如何應用主動性維修,豐富和完善現有的RCM理論和方法。
2 兩種不同的“主動性維修”(PaM)
2.1 狹義的“主動性維修”
1992年美國資深的液壓系統設計專家E.C.Fitch,在其著作《Proactive Maintenance for Mechanical Systems》中詳細論述了Proactive Maintenance的概念、原理和技術。這種維修在理論和實踐上有其重要的意義,它提出了“故障根源”(Boot Causes of Failure)的概念,給出了故障根源的種類(材料變形、超常液體污染、液體泄漏、液體化學不穩定、液體物理不穩定、液體氣蝕、液體溫度不穩定、嚴重的磨損狀況等),認為通過對可能引起設備產生故障的“故障根源”進行系統化的識別,在系統的性能和材料退化之前采取措施進行維修,可以有效地減少系統的整體維修需求,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Fitch的“主動性維修”認為,在實際的維修工作中不但要重視零部件的損傷,還應重視相關介質(如油液等)的“條件性故障”。Fitch的“主動性維修”實際是狹義的主動性維修。
2.2 廣義的“主動性維修”
1997年,國際著名的RCM專家J.Moubray在其名著《RCMⅡ》第二版中提出了主動性(Proactive )維修和非主動性(Reactive)維修的概念,并進行了解釋。他認為主動性維修工作是為了防止產品達到故障狀態,而在故障前所采取的工作。他把原來的三類預防性維修工作(視情(即預測性)維修、定期修復和定期報廢)都歸屬于主動性維修,認為這些工作均是在故障發生前進行的主動工作。當不可能選擇有效的主動性工作時,應根據故障后果選擇非主動性維修,非主動性維修包括修復性維修、故障檢查和改進設計。這里的主動性維修實際上是廣義的主動性維修,該主動性維修不僅預防故障本身,更重要的是避免故障后果。
3 預先維修的概念
如上所述,在Moubray繼Fitch之后使用Proactive Maintenance,提出廣義的主動性維修,其中可以包含狹義的主動性維修。事實上,在Moubray的《RCMⅡ》第2版所介紹的相當一部分狀態監測技術,就是針對故障根源的。但是,作者并沒有區分和強調這種維修策略。在目前的RCM分析中,在分析項目故障模式的故障原因時并沒有特別強調其他產品或外界因素對故障原因主體的影響,即故障根源問題。一些經驗不很豐富的分析人員在對設備進行分析時容易漏掉這些影響因素。比如,在對液壓裝置(如火炮駐退機)進行故障模式影響分析時,機筒(駐退筒)銹蝕可能是導致液壓裝置(駐退機)發生功能故障的一種故障原因,但未必進一步分析導致銹蝕的根源可能是液體變質引起的。這樣在對機筒銹蝕進行RCM決斷時,可能只是考慮如何檢查銹蝕,避免功能故障的發生;而如果考慮到液體的變質,預先采取對液體進行定期檢查或更換,消除故障根源可能是更有效而經濟的。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下一篇: PLC、DCS、FCS三大控
上一篇: 索爾維全系列Solef?PV